《北平·1949》像“古董瓷器” 展露历史厚重感

      9月17日,话剧《北平·1949》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首演前的媒体见面会。由于剧组正在天津人艺进行紧张连排,导演和演员全部缺席,只通过一段视频让媒体了解该剧最新进展。但在出品人安庭、艺术总监王浙滨、制作人钟海、编剧王兴东、舞美设计申奥的描绘下,该剧的舞台风貌也逐渐清晰起来。听得在场的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连连表示,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这部戏。

         导演任鸣表示,大型话剧《北平·1949》定位为一部“史诗”般的话剧力作,区别与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戏,此次《北平·1949》更注重和追求的是一种舞台的严谨大气与场面的恢宏,无论从布景到演员的表演都竭力做到逼近历史的真实效果。导演任鸣说:“这部戏更像一件古董瓷器,摈弃了浮华,展露出的则是深刻震撼的历史厚重感。”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的编剧王兴东,也是近期最受瞩目的电影《建国大业》的编剧。他说,电影《建国大业》是围绕“协商建国”,而话剧《北平·1949》则是围绕“定都北平”。王兴东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首部话剧作品:傅作义打开古都城、毛泽东定都在北平。他还为《北平·1949》总结出四大看点:一是尊重原著,北京人艺的导演任鸣在没有改动原剧本一行字的情况下完成了舞台创作,还请编剧与演员们一起揣摩剧中人物;二是在话剧舞台上运用了电影手段,将宏大战争场面的影视效果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三是推出了实力派明星陈逸恒;四是“毛主席”第一次出现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

  据该剧制作人、天津人艺院长钟海介绍,《北平·1949》全剧时长近3小时,共20多个场景,所有布景全部采用手工绘制,动用了60多位美工,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据悉,为了展现舞台不同于影视等冷媒体的独特魅力,所有演员将弃用扩音设备,完全用真声来演出。此外,全剧演职员将达到破天荒的150人,而人数最多的一场戏中将有70位演员同台演出。

  《北平·1949》的历史厚重感决定了其舞美场面的宏大,逼真的舞美效果是本剧的一大亮点,道具师将把明朝卫京将军于谦3米多高的巨型雕塑搬上舞台。舞美设计申奥表示,“中轴线概念”是贯穿全剧设计理念,中南海居人堂、清华园、中华门、德胜门城楼等诸多老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也将登上舞台。

  据悉,《北平·1949》将于10月2日、3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厅首演。12月3日—13日,还将在首都剧场进行第二轮演出。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540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