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金光布袋戏“云州大儒侠史艳文”

  身为台湾人,或说至少七年级以上的台湾人,没有人不知道鼎鼎大名的「云州大儒侠史艳文」,他与他的故事,还有他身边的种种人物,就像我们的共同记忆,铭刻在心。趁着布袋戏大师黄俊雄将带着《云州大儒侠之决战时刻》重出江湖之际,本刊特地上穷碧落下黄泉,搜集了丰富的幕后信息,为读者整理出关于史艳文布袋戏的十个面向,给你重温曾让你魂萦梦牵的童年回忆。

  2011TIFA 黄俊雄电视木偶剧团

  《云州大儒侠之决战时刻》

  3/10~12 19:30

  3/12~13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图片提供 黄俊雄电视木偶剧团

  1.金光布袋戏

  台湾的布袋戏发展沿革从早期移植自漳州、泉州和部分潮州地区的掌中艺术开始,历经了南管布袋戏、北管布袋戏及金光布袋戏三阶段的演变。金光布袋戏的诞生深受二战期间日本统治台湾,所推动的「皇民化」运动影响,其特点为伴奏采用西乐或留声片,台词可用台语但要掺杂日常生活的日语。服装中日合并,舞台装置则增设立体化的景片。大战结束后,布袋戏班转入戏院,以卖票方式继续演出。布袋戏的传统舞台小、戏偶更小,在进入「内台」后,为吸收更多的观众,于是开始加大戏台、改变舞台形式、增加立体布景、戏偶造型。传统的剧情和章回小说的内容已经不敷使用了,于是开始自编剧情,情节不外乎是江湖派别的对峙,一反一正的武林斗争、江湖恩怨,仇杀永无止境,而观众也为「结果如何?请看明日分晓」深深吸引、欲罢不能,这便是近代台湾发展出来的「金光布袋戏」。发展到此,观众对布袋戏的欣赏,已从最早的欣赏艺人的表演艺术(包括口白、唱腔、演技),转变成对戏中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崇拜。

  2.从内台到电视

  在六○年代以前,金光布袋戏几乎是台湾民众最主要的休闲娱乐之一,全国各乡镇都有至少一家以上的戏院,几近全年无休地演出布袋戏。直至六○年代,电视节目开播之后,布袋戏的热潮才渐渐减退。一九七○年三月二日,五洲园掌中剧团黄海岱的第二代黄俊雄,透过电视荧光幕演出布袋戏「云州大儒侠─史艳文」,积极吸收各家之题材和特色,竟引起全台湾民众的疯狂,当时,史艳文曾创下收视率九十七个百分点的空前纪录,开演时造成「工人不开工,农夫不下田,学生不上课,医生不开刀」的盛况。民国六十三年因为新闻局一纸「妨害农工正常作息」的公文而遭政府禁播,直到民国七十一年才复出电视演出,仍然造成轰动。黄俊雄日后受访指出,其实当年没有真的下令「禁播」,而是停播。因为当时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委秦孝仪、秘书长宋楚瑜等人,认为台语剧播出与当时推行国语运动有冲突,要求电视台审剧本,通过才能拍,但每次送剧本都不过。黄俊雄说,布袋戏本来就是教忠教孝,从不伤风败俗。他觉得很奇怪,一个本子被退四五次。后来文工会有人问他「一定要做电视吗?若电视不行,就去戏院演啊。」黄俊雄说他「听懂」后,就不再演了。

  3.故事版本

  「云州大儒侠─史艳文」自从民国五十九年开播造成轰动之后,经历禁演、重演,共有四种版本,先是造成轰动的五百八十三集,第二个版本包括民国七十二年八月由黄俊郎在中视重拍、十一月由黄文择接手的「苦海女神龙」和来年二月同样由黄文择演出的「忠勇小金刚」,第三个版本则是在民国七十六年由黄俊雄重演,包括「新云州大儒侠」和「史艳文与女神龙」两档戏,最后一个版本也是由黄俊雄演出,民国八十三年华视播出四十七集。四个版本间相隔了廿四年,第一部首先叙述史艳文的出身,先是结识刘三、与刘萱姑定亲,然后行侠仗义,侠名远播,赢得云州大儒侠的尊称,其后得罪当朝权相安其谋,被陷罪入狱,甚至充军,之后再取得龙泉剑和天地人三卷天书,大破太华山,解救钦差大人,破除乱党造反阴谋。

  第一部内容亦包括中原与交趾战乱,交趾在第一次东征时获胜,取得不少领土,更加深入侵中原的野心,但第二次时却惨败而归,再无力东侵?原是交趾大将的藏镜人与中原仇恨益加深厚,因而将中原武林捣得腥风血雨,史艳文率中原群侠与其周旋多次,才顺利大败万恶罪魁。

  第二部则以鞑靼之乱与女暴君为祸武林为背景。先是鞑靼国大公主勾结外人夺篡父位,并在奸人挑拨下引发征服中原的野心,三公主苦海女神龙不得已流落江湖。而原是交趾公主的姚明月因战败出走,却因机缘巧合学得一身强横功夫与迷人心志、吸取元阳的邪功,基于对中原的仇恨,以女暴君之名大闹江湖,成为新的魔魁。第三部以「云州四杰传」为骨干,史艳文在此化身为逃命客,虽非最重要的角色,但仍有引导故事进行的关键性。第四部是「达摩金刚榜」,叙述荒野金刀独眼龙威霸江湖的故事,而史艳文仍是逃命客,史菁菁亦有吃重戏分,苦海女神龙也重出江湖。

  4.角色

  黄俊雄在「云州大儒侠」系列中,创造了无数少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包括史艳文、藏镜人、小金刚、独眼龙、苦海女神龙、刘三、怪老子、二齿等,他们性格各不相同,却都家喻户晓。主角史艳文的个性「一正破百邪」,所以屡屡逢凶化吉,赢得云州大儒侠尊称。藏镜人原是交趾大将,因有侵犯中原的野心,所以将中原武林搞得腥风血雨。小金刚手拿一把七尺扫刀,一招「横扫天下」让歹徒闻风丧胆,可说是布袋戏中最红的童星,武功强、傲气高,有高手风范,但又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独眼龙出场最具气势,随着《荒野大镖客》电影配乐的飞扬,「刀称一流人一流,人称一流刀一流」的诗句随口脱出,很快就有坏人血溅当场,然后流下一句「一流ㄟ」扬长而去。女暴君是交趾公主,因缘巧合学得邪功,因对中原仇恨,大闹江湖,成为新恶魔。苦海女神龙则是鞑靼国公主,与史艳文连手打败女暴君,与藏镜人大斗法。怪老子与刘三、二齿经常结伴而行,成了电视布袋戏史上最著名的「三口组」,共同负责串连故事情节之进行。此外,随着剧情需要,武林中有不少新门派和角色陆续产生。

  5.分身

  史艳文是英雄角色的原型,可以化身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这种「一人多化」的功夫,让他可以迥异的面貌重新出现在观众面前。在「云州大儒侠」系列中,史艳文的第一个分身是「乞丐皇帝吕望生」,既大隐隐于市,也遍管天下间不平之事。凭着一股行侠仗义的热血,快意恩仇,打得歹人全无还手之力。然而,尽管乞丐皇帝成为黑道眼中最惧怕的人物,仍是武林中最神秘的角色,除了让人摸不清其来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从来不亲自动手,只动口。第二个分身为「丑君拾字郎」,手持长夹,称之为日月箸,身背垃圾桶,取名为乾坤笼,身上的配件均为凡品,只是在拾字郎手下,却真似有颠倒乾坤,惊动日月的气势。他的第三个分身为逃命客,以手拿管箫、面容遮掩的模样出现在江湖上。此时已落发出家的史艳文本来打算舍弃一切而去,但毕竟放不下亲情,无可奈何地再卷入江湖的波浪中。(资料整理 廖俊逞)

  全文详见台湾《PAR表演艺术》杂志第218期

  

(责任编辑:陈然)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3328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